政策法规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高水平开放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发布日期:2024/8/28

国办发[2024]4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直属机构:
服务贸易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际经贸合作的重要领域,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快发展服务贸易是扩大高水平开放、培育外贸发展新动能的必然要求。为创新提升服务贸易,以高水平开放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贸易强国,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准确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以服务开放促进包容发展,以服务合作促进联动融合,以服务创新培育发展动能,以服务共享开创美好未来,加快服务贸易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进程,促进服务贸易规模增长、结构优化、效率提升、实力增强,为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扎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更大贡献。
二、推进服务贸易制度性开放
(一)建立完善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全面落实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建立相应管理制度,按照对国内外服务、服务提供者一视同仁的原则,对负面清单之外的跨境服务贸易进行管理。加强各类行政审批、许可、备案等事项与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的衔接,及时调整与负面清单不一致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提升负面清单管理能力,加强重点行业监管,优化资金、技术、人员、数据等要素跨境流动监管。建立服务贸易领域重大开放措施风险评估预警和防控机制,加强重点敏感领域风险监测。研究建设与负面清单管理相适应的全国跨境服务贸易信息平台,加强部门间信息共享。
(二)充分发挥开放平台引领作用。扩大自主开放,深入探索“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开放路径,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开放先行和试压作用,稳步推进全国跨境服务贸易梯度开放。建设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加大跨境服务贸易市场准入探索力度,完善跨境服务贸易全链条监管,建立风险管理和监测预警机制,打造服务贸易综合改革开放平台和高质量发展高地。
(三)加强规则对接和监管协同。高质量落实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区域经贸安排中服务贸易开放承诺和相关规则,主动对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等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深化国内服务贸易改革。参考世界贸易组织《服务贸易国内监管参考文件》,规范服务业许可、资质和技术标准,简化许可审批程序,提高监管政策透明度,降低跨境服务贸易成本。研究开展服务提供商认证工作。
(四)提升服务贸易标准化水平。落实服务贸易制定标准化行动计划,加快制定服务贸易标准。开展服务贸易标准国际化,鼓励在符合条件的领域采用国际通用标准。
三、促进资源要素跨境流动
(五)便利专业人才跨境流动。为外商投资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及其随行家属出入境提供便利。为外籍高层次人才及其科研助手来华投资、创业、工作、讲学、从事经贸交流等提供签证、居留许可等出入境便利。畅通外籍高层次人才来华创业渠道,允许境外专业人才按有关要求取得境内职业资格和特定开放领域就业机会。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立完善认可境外职业资格证书名单,扩大职业资格国际互认试点。
(六)优化跨境资本流动管理。完善外汇管理办法,探索以企业信用为基础的分级管理,提高服务贸易和服务业对外投资外汇业务便利化程度。扩大服务贸易领域人民币跨境使用,支持发展人民币跨境贸易融资和转贷业务。
(七)促进科技成果交易应用。完善技术贸易管理促进体系,打造创新资源对接平台,拓展国际技术合作网络,推动知识产权国际化运作,便利研发中心技术跨境转移。规范探索通过知识产权证券化、技术保险等方式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鼓励商业银行采用知识产权质押、预期收益质押等融资方式,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交易。
(八)促进跨境数据高效便捷安全流动。在有条件的地区开辟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支持在国家数据跨境传输安全管理体系框架下建立高效、便捷、安全的跨境数据流动机制,高效开展重要数据和个人信息出境安全评估,优化服务贸易数字化发展环境。
四、推动重点领域创新发展
(九)提升国际运输服务能力。支持国内航运企业开辟新航线,完善国际航运服务网络。推进航运贸易数字化,拓展电子放行、电子提单在港口航运领域的应用。优化国际航空运输布局,强化国际航空货运网络对产业链、供应链的支撑。进一步提高国际客权和时刻资源配置效率,加强航空运力与出入境旅游供需对接。构建国际物流服务体系,提升跨境派送服务水平和国际供应链综合服务能力。
(十)提升旅游服务国际竞争力。积极发展入境旅游,优化签证通关政策,提升签证便利化水平。提高外国人和港澳台居民使用电子支付以及凭有效证件预订景区门票、购买车(船)票的便利化程度,在酒店、旅游景区、超市等公共场所为境外游客提供多元化支付服务。落实外国人在华住宿便利化政策措施。
(十一)支持专业化服务贸易发展。扩大特色服务出口,推动知识产权、地理信息、人力资源等服务贸易集聚发展,支持金融、咨询、设计、认证认可、法律、调解、仲裁、会计、语言、供应链、标准化等专业服务机构在华落地生根。